如果你有讀書時提出問題的習慣,那就要比沒有這種習慣更能成為一個好的閱讀者。但是,就像我們所強調的,僅僅提出問題還不夠。你還要試著去回答問題。理論上來說,這樣的過程可以在你腦海中完成,但如果你手中有一枝筆會更容易做到。在你閱讀時,這枝筆會變成提醒你的一個訊號。
俗話說:“你必須讀出言外之意,才會有更大的收獲!倍^閱讀的規(guī)則,就是用一種比較正式的說法來說明這件事而已。此外,我們也鼓勵你“寫出言外之意”。不這么做,就難以達到最
有效的閱讀的境界。
你買了一本書,就像是買了一項資產,和你付錢買衣服或家具是一樣的。但是就一本書來說,付錢購買的動作卻不過是真正擁有這本書的前奏而已。要真正完全擁有一本書,必須把這本書變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讓你成為書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書成為你的一部分和你成為書的一部分是同一件事,就是要去寫下來。
為什么對閱讀來說,在書上做筆記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會讓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還是非常清醒。其次,閱讀,如果是主動的,就是一種思考,而思考傾向于用語言表達出來,不管是用講的還是寫的。一個人如果說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卻說不出來,通常是他其實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第三,將你的感想寫下來,能幫助你記住作者的思想。
閱讀一本書應該像是你與作者之間的對話。有關這個主題,他知道的應該比你還多,否則你根本用不著去跟這本書打交道了。但是了解是一種雙向溝通的過程,學生必須向自己提問題,也要向老師提問題。一旦他了解老師的說法后,還要能夠跟老師爭辯。在書上做筆記,其實就是在表達你跟作者之間相異或相同的觀點。這是你對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做筆記有各式各樣,多彩多姿的方法。以下是幾個可以采用的方法:
(1)畫底線,在主要的重點,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畫線。
(2)在畫底線處的欄外再加畫一道線,把你已經畫線的部分再強調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畫底線太長了,便在這一整段外加上一個記號。
(3)在空白處做星號或其他符號,要慎用,只用來強調書中十來個最重要的聲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將做過這樣記號的地方每頁折一個角,或是夾一張書簽,這樣你隨時從書架上拿起這本書,打開你做記號的地方,就能喚醒你的記憶。
(4)在空白處編號,作者的某個論點發(fā)展出一連串的重要陳述時,可以做順序編號。
(5)在空白處記下其他的頁碼,強調作者在書中其他部分也有過同樣的論點,或相關的要點,或是與此處觀點不同的地方。這樣做能讓散布全書的想法統(tǒng)一集中起來。許多讀者會用Cf這樣的記號,表示比較或參照的意思。
(6)將關鍵字或句子圈出來,這跟畫底線是同樣的功能。
(7)在書頁的空白處做筆記,在閱讀某一章節(jié)時,你可能會有些問題(或答案),在空白處記下來,這樣可以幫你回想起你的問題或答案。你也可以將復雜的論點簡化說明在書頁的空白處;蚴怯浵氯珪兄饕擖c的發(fā)展順序。書中最后一頁可以用來作為個人的索引頁,將作者的主要觀點依序記下來。
對已經習慣做筆記的人來說,書本前面的空白頁通常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會保留這幾頁以蓋上藏書印章。但是那不過表示了你在財務上對這本書的所有權而已。書前的空白頁最好是用來記載你的思想。
你讀完一本書,在最后的空白頁寫下個人的索引后,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頁,試著將全書的大綱寫出來,用不著一頁一頁或一個重點一個重點地寫(你已經在書后的空白頁做過這件事了),試著將全書的整體架構寫出來,列出基本的大綱與前后篇章秩序。這個大綱是在測量你是否了解了全書,這跟藏書印章不同,卻能表現(xiàn)出你在智力上對這本書的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