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你明顯地增進了閱讀的速度之后,你到底獲得了什么呢?沒錯,你是省下了一些時間,但是理解力(comprehension)呢?同樣地增進了,還是在這樣的進展中一無所獲?
就我們所知,沒有一種速讀課程不是聲明在閱讀速度加快時,理解力也同時增進。整體來說,這樣的聲明確實是有點根據(jù)的。我們的手(或其他工具)就像是個計時器,不只負責增進你的閱讀速度,也能幫助你專注于你所閱讀的東西上。一旦你能跟隨自己的手指時,就很難打磕睡或做白日夢,胡思亂想。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很不錯。專心一致也就是主動閱讀的另一種稱呼。一個優(yōu)秀的閱讀者就是讀得很主動,很專心。
但是專心并不一定等于理解力,如果大家對“理解力”并沒有誤解的話。理解力,是比回答書本內容一些簡單問題還要多一點的東西。那種有限的理解力,不過是小學生回答“這是在說什么?''之類問題的程度而已。一個讀者要能夠正確地回答許多更進一步的問題,才表示有更高一層的理解力,而這是速讀課程所不要求的東西,也幾乎沒有人指導要如何回答這類的問題。
為了說得更清楚一些,用一篇文章來做例子。我們用《獨立宣言》為例。你手邊可能有這篇文章,不妨拿出來看看。這篇文章印出來還不到三頁的篇幅。你能多快讀完全文?
《獨立宣言》的第二段結尾寫著:“為了證明這一點,提供給這個公正的世界一些事實吧!苯酉聛淼膬身撌且恍笆聦崱薄?雌饋碛行┎糠炙坪踹蠻可疑的,不妨快一點讀完。我們沒有必要去深入了解杰佛遜所引述的事實到底是些什么,當然,除非你是個學者,非常在意他所寫的歷史環(huán)境背景如何,自然又另當別論。就算是最后一段,結尾是著名的公正的聲明,幾位歌者“互誦我們的生命,財富與神圣的榮耀!边@也可以快快地讀過。那是一些修辭學上的華麗詞藻,就只值得在修辭學上的注意力。但是,讀《獨立宣言》的前兩段,需要的卻絕不只是快速地閱讀一遍。
我們懷疑有人能以超過一分鐘二十個字的速度來閱讀前兩段文字。的確,在著名的第二段里的一些字句,如“不可剝奪的”、“權利”、“自由”、“幸!薄ⅰ巴狻、“正義的力量”,值得再三玩味、推敲、沉思。要完全了解《獨立宣言》的前兩段,正確的讀法是需要花上幾天,幾星期,甚至好幾年的時間。
這么說來,
速讀的問題就出在理解力上。事實上,這里所謂的理解力是超越基礎閱讀層次以上的理解力,也是造成問題的根源。大多數(shù)的速讀課程都沒有包括這方面的指導。因此,有一點值得在這里強調的是,本書之所以想要改進的,正是這一種閱讀的理解力。沒有經過分析閱讀,你就沒法理解一本書。正如我們前面所言,分析閱讀,是想要理解(或了解)一本書的基本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