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數(shù)學(xué)家蘇步青把零碎的、稍縱即逝的時間比作““零頭布”,他也常常利用零頭布時間來讀書。他說:“別看它零零碎碎的,積沙成塔,時間就可以積少成多了!
“四人幫”橫行時,蘇老受到政治迫害,但他并沒有丟棄事業(yè)。當(dāng)時,外國同行寄來國外新出版的幾何新書,他愛不釋手,反復(fù)誦讀,吸取有益的養(yǎng)料,寫下了讀書筆記。粉碎“四人幫”后,他利用點滴時間,在過去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又吸收國外的新成果,編寫出講稿。1978年夏天,蘇教授冒著攝氏四十一度高溫,到杭州講學(xué)七天,用的就是這個講稿;匦5恼n!段⒎謳缀巍肪褪沁@樣,一章一章地寫成并且定稿的。這樣,“零頭布”在蘇教授的手中就變?yōu)椤罢ゲ肌绷恕?/div>
在蘇步青擔(dān)任復(fù)旦大學(xué)校長期間,出差、開會占去了他很多時間。蘇老覺得這當(dāng)中還是有“零頭布”可以挖掘和利用的。如果到外地去開會,他每天早晚可以擠出三個鐘頭“零頭布”,用來搞重點項目;在家期間,星期天被作為“星期七”,找他的人絡(luò)繹不絕,一天加起來,能有兩個鐘頭的“零頭布”他就心滿意足了。如果是在市里開會,他也是盡量捕抓時間。有一次,蘇教授到市里開會,上午十時休會,下午三時再換地開會。他屈指一數(shù):“這當(dāng)中有五個鐘頭,坐等吃飯、休息太可惜了!憋埰币奄I好,蘇老還是決定不在外吃飯,回家工作兩個鐘頭。他的《仿射微分幾何》有二十萬字,大部分篇幅就是利用“零頭布”做成的。在該書目譯成英文稿的過程中,蘇老更是爭分奪秒。他運用數(shù)學(xué)方法,計算出完稿前的一段時間,每天必須完成幾頁的譯稿任務(wù),然后就堅持不懈地如數(shù)去完成。要是今天被會議沖掉,明天一定想辦法補上去。以至于每個階段都超額完成任務(wù),使該書的翻譯任務(wù),比原定的時間提前了二十多天。
巧用“巧用零頭布”就得把零碎時間搶來用。怎么用呢?蘇教授說:“如果你到我辦公室來,你就會看到我的辦公桌上,右邊放著公文,左邊放著書籍雜志。我批閱完了右邊公文,就拿起左邊的科學(xué)書看起來。盡管室中的電話聲、談話聲很嘈雜,我卻不在乎,好像沒聽見似的!
蘇老善于巧用時間,更善于提高時間的利用率。每天清晨,他起床后做健身操,
閱讀古詩詞,然后收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聯(lián)播節(jié)目。如果上午開會,早飯后的時間就用來閱讀文件。晚上睡覺前,他還要記上幾筆記。散步、聊天的時間,有時用來構(gòu)思詩作。在每周日程排滿之后,蘇老還能見縫插針,接待記者的來訪,朋友的座談。在他那里,時間已經(jīng)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了。
概率統(tǒng)計表明:世界上特別聰明或特別笨的人只是少數(shù),而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天賦好的人不一定都成功,而成功的卻一定是那些善于利用“零頭布時間”的人。當(dāng)今知識更新的
速度越來越快,如果不善于利用“零頭布時間”學(xué)習(xí),往往就會感到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相反誰把握和利用好“零頭布時間”,誰就會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增長才干,提高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