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精英特速讀作為一款速讀訓練軟件,沒有對于
精讀和泛讀的精細劃分。但近日我發(fā)現(xiàn),軟件的訓練項目里是存在精讀與泛讀的分野的。
速讀訓練項目主要有:
消除音讀、整體感知、視幅擴展、焦點移動、速讀實戰(zhàn)和水平測試。這些項目里,不管設計初衷如何,但從實際效果上,各個欄目對泛讀精讀的幫助程度不同。
一、泛讀
1、消除音讀
消除音讀是速讀需要進行的基礎訓練之一,我一直認為它是速讀訓練的起點,因為只要能消除音讀,閱讀速度就能立刻提升到原來的兩到三倍,甚至是更多;但我也同時承認,在遇到極其艱澀的專業(yè)性文章時,音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加強熟稔感。
所以,在閱讀日常文章能實現(xiàn)不音讀的情況下,消除音讀對精讀與泛讀同時有用,因為它本身就是快速閱讀的精神理念之一,但隨著音讀消除的程度不斷加深,當能達到看到即理解的境界時,消除音讀對泛讀更有用,因為專業(yè)材料的精讀很大程度上是不可能看到即理解的。
2、視幅擴展與焦點移動
視幅擴展,我以為該是和焦點移動合在一起的,因為視幅的大小影響視線焦點具體移動的速讀和方向。視幅大,則每次視線移動之間的間距就大,即焦點移動的角度(Z字形)也大。
我覺得,較大的視幅與焦點的快速移動,合起來就是一目多行的實現(xiàn)過程,當然,同樣更適合泛讀,以理解為目的。
3、速讀實戰(zhàn)
我在訓練速讀實戰(zhàn)時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如果按照精讀的閱讀要求來算,以軟件訓練的速度,無法同時實現(xiàn)字字理解,但如果按照泛讀的標準,理解即可,那么我的實際閱讀速度會比訓練要求速度快10倍以上。
原因也簡單,軟件的訓練是以字數(shù)論速度,這種情況下,句子很有可能被打斷而影響理解。如果以精讀的方式按照軟件每次的標藍字閱讀,很大可能會理解受限;而忽視標藍字,以泛讀的方式以完整的每句話作為閱讀單位,理解速度就會提升,配合Z字形的焦點移動,實際閱讀速度就會加快很多。
個人建議,把速讀實戰(zhàn)用泛讀的方式來做,這可以算是對一目X行的最好檢驗之一。
二、精讀
整體感知,個人以為可以算是速讀訓練項目里的精讀訓練項目。當然,不是說這個項目本身為精讀而設定,而是它在客觀上充作了精讀檢測的職能。
整體感知,從名字上看,是為了提高對形狀的敏感度,繼而提高對文字的敏感度和辨認速度,但從訓練的題目設置上說,整體感知對形狀數(shù)量判斷的精確度要求很高。
尤其是,我發(fā)現(xiàn),在看文章時,可以以泛讀的理解標準,在一秒內(nèi)速讀11個字(目前23級,感知降一級難度,最多數(shù)量11個),但整體感知的11個形狀數(shù)量,目前卻難以達到80%以上的辨別準確度,要看各種條件的綜合結果(詳見
《從整體感知看影響瞬時記憶的幾個因素》)。
后來想通了,如果是11個字放在面前,也不一定就能瞬時辨別數(shù)量,因為辨別數(shù)量的的前提是關注一個個文字或詞組,但理解一句話卻只是從左到右,只取所需。所以,辨別數(shù)量的難度比理解要高,它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精讀的標準(不略過一個字及詞組)。
三、精讀與泛讀二者兼有
可以說水平測試是對精讀和泛讀關注較為平衡的項目。
文章測試項目是對keyword和整體文意的考察,關注keyword的前提也是要略過大段文字的,畢竟短暫的時間不可能記住通篇的keyword;閃讀測試算是對精讀關注比較多,因為它可能對限定字數(shù)內(nèi)的任何一個部分發(fā)問,甚至可能是一句完整的話前面或后面的那幾個殘缺不全的文字,乃至是標點。
四、總結
所以,通過訓練和觀察,我發(fā)現(xiàn)了速讀訓練中各個訓練項目有側重精讀和泛讀的設置,這個發(fā)現(xiàn)對我個人繼續(xù)訓練的實際意義主要有兩點:
①、不會再繼續(xù)在整體感知上過分糾結了。以往我只認為整體感知是對形狀輪廓辨認的訓練,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題目設置上有傾向精讀的意思,所以我將在接下來的訓練中考慮適當降低對自己在這個項目上的要求(以前真的有把一秒識別23個數(shù)量作為中期目標,現(xiàn)在的中期目標是能識別15個,不計任何排列組合方式)。
②、速讀實戰(zhàn)方面:以前我是按照
標藍字的精讀來對待的,現(xiàn)在決定以整句泛讀來對待,既符合速讀的精神要求(眼腦直映),也能實際達到泛讀理解的目標。
總之我希望大家可以按照訓練目的合理安排訓練時間,在進行各項訓練時也不要過分糾結于成績的高低。畢竟訓練項目本身有傾向性,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要付出同樣的精力和時間,當然,也要保持適度的平衡才行。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wǎng)學員原創(chuàng)文章
作者:王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