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速讀習慣,我試過好幾種方法,可惜最終都敗給了拖延癥,心灰意冷的我想就這樣吧,養(yǎng)不成速讀習慣也沒有多大關系,以此來安慰自己。
直到有一天,我快速閱讀了外國作家所寫的《你遠比想象中強大》一書后,我整個人都熱血沸騰起來了,可能是因為它的觀點很別具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把我們現實中看似很普通的細節(jié),進行獨特的描述與介紹,讓我對這些細節(jié)有了一個新的解讀。這當中也包括了“養(yǎng)成習慣”這個細節(jié),也正是因為它,我又重拾了之前放棄速讀習慣的想法,很幸運也很努力,我現在已經把精英特速讀學習變成了一種習慣了。
很顯然,一個人
習慣的養(yǎng)成,最難的不是習慣本身操作的困難,而是習慣養(yǎng)成者對“選擇”的一種畏難情緒。結合我學習精英特速讀的經歷來說,其實就是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練習的內容并不難,難就難在我在選擇“做”與不“不做”之間的矛盾。不知道大家懂我的意思了嗎?
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中,我明知道選擇打開精英特速讀軟件學習速讀才是對的,但最后我依然讓自己選擇了安逸的電視劇。為什么?因為大腦總是喜歡安逸,誰不喜歡舒服而非得去感受“痛苦”呢?這是前提,但最重要的是我向自己提問的時候,就給予了一個錯誤的引導,才以至于自己即使知道有任務在身,依然會選擇舒適區(qū)。
回想一下了我平時是如何向自己的提問的——先練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呢,還是先看一會抖音?又或是,下班有點累,我是先休息一下,還是先完成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練習……事實上,這些提問的方式,就已經讓我在潛意識里偏向了選擇舒適區(qū)。
快速閱讀《你比想象中強大》一書后,我學著書中所寫的方法,改變了自己的提問方式——你是想練習完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然后舒服地睡一覺呢?還是想充滿自責地睡一覺?于是大腦就會排除了“感性”的懶惰之選。當能改變了意識里對選擇的誤導之后,接下來一步就是要審視自己。
審視自己就等于給自己做了一次全身心的“思想體檢”。包括了解自己為什么要提高速讀能力,為什么要閱讀,如果不練習自己會如何后悔等等。這些問題,讓我更了解自己與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之間的關系,也堅定了自己內心要堅持的原因。
我做事總是習慣性地虎頭蛇尾,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我自己的能力不足,相反,就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算OK,所以我經常都自以為已經掌握了而半途而廢。其實這當中的原因,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沒有經常審視自己與回顧目標,才會慢慢失去動力。
于是,我在手機里設定了每周的自我審視提醒,當自己很懶散的時候就看看提醒,這個方法實踐證明確實有效。除此之外,還要根據審視的結果,為自己的目標設置一個執(zhí)行流程。它是要認真的,同時也應該是系統性的。當然,英特速讀記憶軟件里的練習內容已經是系統性的設計了,所以這方面我不用操作,直接練就是了。
只是這個執(zhí)行需要給自己設置一個長度,我最初是把它設置為1個月作為考察期的。在這個考察期里,盡量多看看自己的審視方”,多給自己打雞血,前期是必須通過心理暗示去引領行動上的執(zhí)行的。再加上掌握了提問方面的技巧,所以實現的力度還是很大的。
就這樣,簡單的幾步,我就真的把精英特速讀記憶軟件堅持了一個月,這一個月里,我是慢慢感受到自己的
意志力也提高了,F在看來,把精英特速讀練習變成一種習慣,也并不是太難,只是我以前沒找到合適的方法罷了。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chuàng)文章
作者:y-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