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學習快速閱讀還是做別的事,在做完后,我們都應該進行及時反思!怎么反思呢?我覺得至少可以從以下這十個方面來進行:
信息。在做這件事時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信息是最關鍵的?這些信息是從哪些渠道中得來的?哪些渠道被證明是很有價值的?我可能遺漏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預期。在做事之前,是否對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形成了正確的預期?我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預期?是什么造成了預期和事實之間的偏差?我的預期是否促進或者阻礙了事情的進程?今后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預期?
結果。怎樣描述這件事的結果?怎樣評價這件事的結果?在描述和評價這件事的結果時我用了哪些指標?這些指標是否需要改進?結果需要哪些改進?如何改進?
進度。事件的進度合適嗎,是太快了還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當進度出現(xiàn)問題時使用了哪些手段進行干預?效果如何?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工具。在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礙作用?如何改進現(xiàn)有的工具使其發(fā)揮更好的功效?
情緒。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情緒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是否出現(xiàn)過情緒失控的情況?是什么引發(fā)的?我是否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在這期間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進?
阻礙。在做事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礙?其中最重大的阻礙是什么?我是如何應對這些阻礙的?取得了什么效果?這些阻礙中哪些會長期存在?我需要通過什么持續(xù)的努力來減少這些阻礙?
優(yōu)勢。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發(fā)揮了什么樣的優(yōu)勢?是否有什么優(yōu)勢還沒有利用和發(fā)揮的?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主要收獲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識和能力得到了提升?我可以向做同類事情的其他人學習什么?他們有哪些優(yōu)勢是我不具備的?
缺憾。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遺憾有哪些?最大的遺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個遺憾?在做事的過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點?其中哪些缺點是必須且迫切需要改正的?關于這件事,別人對我有什么批評和評價?他們的批評有哪些可取之處?
意義。這件事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么?對我的短期生活和長期生活分別有什么影響?這件事對周圍人、對社會、對整個世界和對地球的意義分別是什么?我發(fā)現(xiàn)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義?
當然除了以上這十個方面外,我們最好還要注意,在行動后
及時反思、并梳理這件事情的“反應鏈”,特別是要關注其中發(fā)生的意外現(xiàn)象這三個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