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
,數字編碼記憶是一種很強大的記憶法,但使用這種記憶法的前提是,必須能用右腦想象編碼詞的形象,且把編碼詞的形象玩得越嗨,數字編碼記憶法的使用效果就越好。自從開始探索數字編碼記憶法以來,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把數字編碼詞運用得收放自如,最近,殘像訓練帶給了我一些啟示。
殘像訓練
殘像訓練是右腦開發(fā)訓練的一種,是利用人眼長時間凝視一種或多種顏色后,閉眼或轉向其他平面(白墻或白紙)所產生的視覺殘留影像來培育右腦
想象力的一種非常有效的基礎訓練方式,視覺殘留影像一般是所看顏色的補色。(摘自360百科)。
訓練方法:先看有顏色的訓練卡,持續(xù)一段時間后拿開,在腦海里還原圖像,并通過想象變換訓練卡圖案的顏色;而且訓練卡還可以是動畫形象卡,要求是拿開卡片后通過殘像還原動畫形象,并想象形象變換顏色、做各種動作的樣子。
自從學習整體感知和數字編碼記憶法以來,我發(fā)現自己的想象力無法跟上速讀記憶訓練的需要,于是開始了殘像卡訓練,我的理解是,殘像卡訓練是利用人眼的殘像,通過想象讓固定不變的形象動起來,就像jpg圖片變gif動圖那樣,當然能變成視頻更佳。
我發(fā)現,殘像卡訓練與數字編碼記憶法的編碼詞形象運用在本質上是共通的:基礎形象是固定不變的圖片,目標是讓圖片動起來,成為動圖或視頻,實現核心是想象。
殘像訓練與數字編碼詞的靈活運用
我的想法是,既然數字編碼記憶是通過想象把編碼詞的形象活化成適合聯想想象的動圖或視頻,為什么不能借鑒殘像訓練的方法,把每一個數字的編碼詞的形象在腦海里“72變”呢?
怎么變?!
*
盡可能讓編碼詞形象72變。比如72的編碼詞是企鵝,就在腦海里想象任何模樣的企鵝,如騰訊的QQ企鵝,各個動漫電影里的企鵝,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企鵝,總之,形象越多越豐富越好,且最好讓這些企鵝都有一定的經典情景,便于在使用時擴展想象聯想。
*
讓同一個形象變換顏色、做出各種動作。就像殘像卡的殘像訓練那樣,用想象讓一個形象在腦海里變換各種顏色和動作,如紅色變?yōu)辄S色,黑白變?yōu)椴噬,坐著的人變(yōu)檎局、蹲著、跳躍的人等等。這點上就和精英特速讀訓練軟件中的無聲看圖類似——讓不變的事物動起來。
以上這兩種做法,我都有做過一些嘗試,總的來說有利有弊吧。
編碼詞形象72變
利:因為形象的靈活改變,可以很好地適應各種風格的聯想想象的情景(如94教師,現代的老師形象與古代的夫子形象),讓編碼詞形象與記憶材料形象的聯想串聯更方便。
所以,針對編碼詞的靈活變化和想象這個實際操作,我的建議是大家可以在熟練運用數字編碼記憶法后再嘗試,效果會更好點。
同一個形象的變換
利: * 因為形象固定,免去“沒有形”而使聯想想象斷鏈的危險;
*
如果能讓一個固定的形象如鮮活的生命一樣做出各種富有情緒或情感意義的動作,就可以以這個形象為依托,編織出更生動的想象聯想的鏈條;
*
與無聲看圖相似的訓練方式,可以變死板為生動,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想象力,開發(fā)右腦潛能。
弊:因形象固定,不能很好地適應多種風格的聯想想象的情景。
針對這一編碼方法,結合我的實戰(zhàn)經驗來說,初學數字編碼記憶法不能沒有形象,建議可以先固定住一個形象,在固定的形象上做想象變換,待形象能隨意在腦海中想象時,再改變形象為妙。
說了這么多,其實數字編碼記憶法的核心思想就只有四個字“靈活運用”。無論是最初在網絡上一張張地搜圖片,還是后來借用經典情景,再到從“有形”到“無形”,以及現在的借鑒殘像訓練的方式讓編碼詞形象的運用更“萬能”,根本上,都是為了最靈活高效地運用數字編碼記憶法。
值得注意的是數字編碼記憶雖好,但它跟我們傳統的抽象思維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在運用過程中要自己去探索一小技巧,也借鑒一些相關的
學習方法,才能在數字編碼記憶法的實際運用中取得好的成果。
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學員原創(chuàng)文章
作者:王夏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