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對大腦的研究由來已久,然而直至今天,也只是掀開冰山一角而已。不過大腦的一些“小脾氣”是已經被證實了的,了解它,或許會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大腦是個“貪吃鬼”
大腦就像一臺珍貴而復雜的機器,所以,你必須給它補充“優(yōu)質燃料”。垃圾食品、劣質食品、化學制品和防腐劑,不僅損害身體,還削弱
智力。不僅如此,大腦還是一個電氣化學活動的海洋。一個成人的大腦放電時,電量總和能點亮一只25瓦的燈泡!而電和化學物質在水里能更好地流動,也就是說,如果你脫水,就無法集中精力,多喝點水吧!
大腦屬于“外貌協會”
也許你還不知道,大腦比你更喜歡色彩,有色的字跡或者紙張能幫助記憶。所以看書的時候,我們用彩筆把重要的句子劃下來,更容易記住。而且,大腦的
理解速度比你的
閱讀速度要快,閱讀的時候用鉛筆或手指輔助嗎?不,要用眼睛,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需要你的眼睛更快地移動。
大腦支持“戶外”和“運動”
我們都知道,大腦缺氧時人就會感到眩暈,更別提思考問題了。所以,戶外的新鮮空氣是大腦很好的給養(yǎng),而多運動和鍛煉身體則能放松身心,降低壓力——要知道,當你受到壓力時,體內就會產生皮質醇,它會殺死海馬狀突起里的腦細胞,而這種大腦側面腦室壁上的隆起物,在處理長期和短期記憶上起主要作用!
大腦需要朋友
這個“朋友”當然就是身體啦!一天中大腦思維最敏捷的時間有幾段,如果你能在大腦功能最活躍的時候學習,就能節(jié)省很多時間?扇绻眢w很懶散,大腦就會認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點都不重要,大腦也就不會重視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你應該端坐,身體稍微前傾,讓大腦保持警覺。如果你感到很累,先拿出20分鐘小睡一會兒再繼續(xù)學習,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大腦也會“偷懶”
對一個成人而言,大腦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鐘。所以,學習20到30分鐘后就應該休息10分鐘。有時候,大腦并不知道你不能做哪些事情,比如明知道不能沉迷網絡游戲,可是大腦卻很想很想玩,這時需要你告訴它,用自言自語的方式對大腦說話,但是不要提供消極的信息,而是用積極的話代替它。
大腦是個“好奇寶寶”
當你在學習或讀書過程中提出問題的時候,大腦會自動搜索答案,從而提高你的
學習效率。從這個角度說,一個好的問題勝過一個答案。如果你正在學習某種東西,不妨問問自己:“它讓我想起了什么?”這樣做能幫助你記憶,因為大腦能把你以前知道的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